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2的文章

文化部首次政策展望說明會 龍部長提四大方向

圖片
 文化部首次政策展望說明會 龍部長提四大方向 文化部24日下午,舉辦成立後的首次文化政策展望說明會,部長龍應台於會中提出未來施政的四大方向,除了 泥土化、國際化 及 雲端化 之外,龍部長還特別強調「 產值化 」的新方向,要把文化價值轉換為經濟產值,讓從文化創意的發想到行銷組合,都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 龍應台盼文化部 成華文世界思想堡壘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5月16日訊】520後,即將成立文化部,首任文建會主委龍應台今天期許「文化部能做為中華文化銜接的典範」,對於 兩岸未來在文化交流的發展方向,龍應台表示,台灣人,要用文化的思維,文化的方法去保障兩岸的和平。 文建會主委 龍應台:「台灣它雖小,它是整個華文世界裡頭,非常有功能的,這個功能是跟所有周邊的,其他華文世界的社區,去做合作,去做良性的競爭,做交流,我希望它是整個華文世界裡 ­頭,人文思想的堡壘,有燈塔效應的堡壘。」  面對即將升格的文化部,即將擔任第一屆文化部長的龍應台,提出她對兩岸未來文化交流的發展方向。  文建會主委 龍應台:「我覺得台灣人要用文化的思維,文化的方法去保障兩岸的和平,你惟有在和平的基礎上,和平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夠保障,我們的開放的社會,保障我們人文思想獨立的精 ­神,才能夠保障我們文化的厚度,以及保障我們文化的土壤。」  整合 文建會、新聞局、教育部,與研考會等四個部會的文化部 ,人員編制也擴大,文建會本部有340人,新聞局有204人納入文化部,研考會的政府出版品科13人,也加入陣容 ­,關於各部門的執行藍圖,龍應台表示,將在5月24日當天,詳細說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圖片
來源: 維基百科 理論內容 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慾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 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 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 當一組需要得到滿足時,這組需要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基本需要的特性定義為: 缺少它會引起疾病;有了它不會得病;恢復它可以冶癒疾病;在某種非常複雜的、自由選擇的情況下,喪失它的人更願意去尋求它,而不是尋求其他的滿足;在一個健康人身上,它一般是不產生作用的,而是處於一種潛伏的狀態。 在社會中有許多人,他們的各項基本需要只可能滿足其中的一部份。 在人們的需要層次的滿足中,應有一個比較確切的描述,即從較低的層次逐級向上,滿足程度的百份比逐級減少。 需要各層次,決不是一種剛性的結構,所謂層次,並沒有截然的界限,層次與層次之間是相互疊合,互相交叉的,隨著某一項需要的強度逐漸降低,另一項需要將逐漸上升。 此外,可能有些人的需要始終維持在較低的層次上,而沒有向上一層次發展的機會。 各項需要的先後順序,不一定適合於每一個人,即使兩個行業相同的人,也並不見得有同樣的需要,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 層次理論最大的作用在於,它指出了每個人都有需要。 身為主管人員,為了激勵下屬,必須要瞭解其下屬要滿足的是什麼需要。 不論主管人員採取的是何種途徑,其措施總是以他對下屬的需要與滿足的假定為基礎。 [1]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 動機 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 動機 。而 動機 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 需求 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 需求 劃分為五個(六個)層次,由低到高,並分別提出激勵措施,其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 [2] 。 [编辑]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健康。 未滿足生理需求的特徵:什麼都不想,只想讓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道德觀明顯變得脆弱。例如:當一

後物質主義

後物質主義 後物質主義(英語:Post-materialism)是指一個後現代的新理論:指一個由個體及社會所帶動的一個持續的轉變,使他們從基本的物質需要中釋放出來的持續革命。 「後物質主義」這個概念及相關連的「寧靜革命」是由政治及社會科學家 朗奴·英高赫(Ronald Inglehart) 於1970年代在他的著作《寧靜革命—後物質主義價值變遷》(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裡所提出。 假設  英高赫的理論的最主要的假設,是 個體對多項目標的追求,是依從一個循序的等級 。因此,個體會首先追求基本生活需求標準的保證。一但 基本生活所需保證了,他們的焦點會轉移到非物質的物品。 所以,根據英高赫對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詮釋,經常經歷經濟上缺乏(scarcity)的人,會把經濟需要,經濟增長和安全需要例如強大的國家保衛系統、法律與規矩等,放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另一方面, 在物質生活上過得豐足的人,會認為個人進步,自由、政府所給予的公民權等比較重要 ,從而放到一個較高位置。他們要求一個人道主義的社會,並且希望維持一個清潔而健康的環境。 雖然這些未可盡歸功於經濟發展,但經濟發展確實提供了機會,讓群眾轉型為有組織的市民,有實力要求更公平的資源分配(Ronald Ingelhart,1990)。 徵象 「後物質主義」出現,標誌著整體社會變得富裕之餘,中產階級卻慢慢消失,與及 貧富懸殊的加劇 。中產階層的消失在於整體社會變得富裕,使中產階級從中撕裂,並向兩極化發展:中產階層中能力較佳的繼續移往社會的上層,而能力較差的,慢慢與社會上的低下階層結合。 英高赫指數 「英高赫指數」是一項有關後物質主義的指標,量度居民對保持低通脹抑或保持社會秩序的偏好。 後物質主義與禁慾主義  雖然目前有愈來愈多奉行後物質主義者針對大幅佔有物質或資源,但我們不可把後物質主義與禁慾主義或一般的抗拒消費者相混淆。在某些場合,後物質主義被批評是一種超級的物質主義,在德國,有資料顯示在年青人間、經濟狀況比較穩定的公共服務業者及中產的管理階層都有超級物質主義的傾向(Pappi and Terwey 1982)。 來源: 維基百科

世界遺產憲章

威尼斯憲章 《威尼斯憲章》全名《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維護與修復憲章(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是1964年第二屆國際歷吏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建築師與技師會議,於威尼斯開會時所通過採行,距離第一屆會議於1931年發表《雅典憲章》.已有三十多年之久。 這時候,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的理論與實踐已比戰前更為成熟。事實上,《威尼斯憲章》中仍然可以見到《雅典憲章》的影子,但卻更為細膩與前瞻,是目前被世界文化資產界公認最貝權威性的國際憲章,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與遵循。 《威尼斯憲章》第一條就開宗明義的 定義了所謂的文化紀念物(monument)指出其不僅是單棟建築,更可包括有特殊價值的鄉村興都市的大環境 。這種概念日後延伸到幾乎是所有國際文獻以及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在此憲章中,也 對於維護(conservation)與修復(restoration)這兩個常被人混淆的觀念與手法提出定義與解釋。 其中第五條到第八條的內容是以維護為主,至九條到第十三條以修復為主。第五條的內容延續了《雅典憲章》的內容,再度肯定了再利用。至七條與第八條強調了整體性及現地保存的重要。在復原方面,其基本上是 (將一現存的基地、建築、結構物或物件,盡其可能的回復到歷史上某一特定時段的過程或結果;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便用原有的構造材料與構造方式。)但是復原只是古蹟維護中一種層級,並不是唯一的一種。在古蹟維護較為成熟的國家.復原並不是最普遍被採用.也不會恣意的進行。 其中特別重要的是憲章中提出了在修復時, 任何臆測發生時,復原應該馬上停止這種強調 真實性 的基本態度。 這種態度也見之於憲章指出,如果不可避免的要有添加之作,真 必須與原有建築構成有所區別 ,而且一定要烙印上當代的痕跡這樣的主張。根據《威尼斯憲章》所揭示,復原一定要有充定的證據,不可以臆測,尊重歷代正確的添加,而且復原的部份,一定要能夠與原物區別。 著名的世界遺產中,不完整的古蹟數量很多,如羅馬競技場與雅典帕特嫩神廟部是殘跡。義大利及希臘政府當局並不是沒有能力將它們復原成完整的形貌,而是他們認為缺乏直接的原始證據就不該去復原。根據此原則來看,台灣有許多古蹟存有不少臆測性的修復,是否逾越了該有的修護層級,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