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計畫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計畫

是任務取向的「都市再生策略」而非「幫都市更新打廣告」

來源: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日 期:100年10月20日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所推動「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計畫」是一個任務取向的城市再生策略,針對各種可能的領域,尋求建置一個探尋發展可能、謀求共識凝聚的場域。這個場域將會依循環境時機,落點於任何一個地理上的可能基地,它必須是可移轉的浮動基地,當營造出一個場域之後,那個逐漸形成的場域空間可以讓出給後續更為適當的經營者,持續拓展該場域的周邊影響,而前進基地則轉進另一個猶待開展的場域。同樣的,這個浮動基地也可以因應場域的特性,轉型為蹲點深耕的在地守護者。
每一個URS基地都跟所選擇的場域周邊相關,它必須回應於所在地點的產業性格與文化特性,它也必須承載轉化與同化所在地區的蛻化與重生。URS基地不拘泥任何一種工作型態,它可以是政府部門的分駐所,它也可以是公私合夥的工作站,它當然更可以是純粹的民間部門推動點,而不是只有邀請藝術單位進駐或短期閒置空間再利用。唯一不變的是秉持創意與創新,尋求台北城市不斷前行的新力量。
URS基地會是一個平台,它可以是工作站、是鄰里空間、是資訊交匯點、是社群交流空間、是展示集合場所、是實驗行動,是任何一種你願意定義命名的可能。以「URS127設計公店」(迪化街1段127號)為例,目前由淡江大學建築系進駐使用,除提供大稻埕地區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平台,亦提供年輕設計創作者使用之空間,讓一般民眾可以進入參觀,附近開始有文創商店、咖啡廳、日本料理店、設計公司等不同於原迪化街行業別進入街區,對於周邊環境帶來變化。再以「URS13南港基地」(南港瓶蓋工廠)為例,原是菸酒公賣局製作酒類瓶蓋的工廠,曾是南港居民不敢靠近的閒置空間,經過臺北市都市更新處URS計畫的發掘,與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共同合作利用,期望從瓶蓋工廠找到獨有的特色,和南港居民一同打造夢想計畫,目前辦理「PlayGround游。樂園」活動,邀請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擔任藝術總顧問,由國內外29組創意工作者帶領社區居民、爺爺奶奶們共同創作,重新讓民眾認識這鐵道沿線產業遺址。
基本上這樣的都市再生平台已然啟動,在地方策略、創意群聚、社區脈絡的多層想像之中,我們針對閒置未利用的公有房舍,民間所有的更新前基地或是其他經由都市計畫手段取得的空間,著手這個都市再生的行動佈署,這個基礎於臺北充沛的創意人力動能與民間創意能量的實踐,已在這個城市悄然蔓生。

===============================================================

都市再生/以URS都市針灸術 讓大台北有新面貌


針對何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崇傑開門見山地說,這是一個透過些微手法,一方面鬆動老區域的龍鍾老態,一方面注入新生命於其中的計畫,完全不相同於閒置空間再利用,更有別於先破壞再建立的重建模式!URS是以「再生」為主軸,將計畫在城市舊的街廓中加入新的概念。「我們想要做的,簡要來說,就是取中醫裡針灸的概念,透過舊社區裡新元素的注入,讓整體城市可以被活化,我稱之為都市針灸術。」「之所有需要替城市活化,進行都市針灸術,無非就是要提高讓城市更能友善的因應這個時代,同時也更能夠被這一個世代所面對,簡言之就是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地方-讓人才被留下來、讓更多可能性進來,整個城市的氛圍是充滿創意的。」

正因為整個計畫,不論是舊建築基地使用計畫的時間長度是有上限,又或者更新的目的希望是針對軟體而非一般硬體建築物拆建,諸多細項都與既存認知上的都市更新計畫不同,加上原本上個世紀所制定關於都市計畫的法規條款也因為時代變遷更替的快速,早已不盡相符,所以,他不諱言,一切都像是重頭開始,不管是確立論述,或者實務的手法執行。
當面對著台北市有超過97%的住居環境都是老房子,並非可以全都打掉重做的情況下,怎麼利用有效的方法,透過體質的加強跟城市裡再生利用的能力,城市中注入新的機能跟可能性。都更處首先針對台北市裡面可能的空間,透過一個空間訂出適合發展的大方向,接著,以公開徵求經營團隊的方式,導入新的作為,同時在確立經營團隊之後,尊重該團隊的執行與規劃;而都更處自處為前端的角色,自都心各個節點裡找到可以打通整座城市氣血脈絡的關節,例如可被利用的土地、建物的暫時性使用權,並且期許在這些據點以暫時經營的階段性任務完成之際,即使據點消逝了、拔除了,城市裡已然有足夠的自體循環與再生的能力,氣脈相通下自能運作出新的氣象。
目前已經完成多個據點,包括南港的URS13,是由原菸酒公賣局的瓶蓋工廠改建;迪化街的URS127則是取自街屋,而主導劇場類的活動;URS155主打創意達人;URS44則善用當地的歷史資源跟產業,多致力台灣傳統食材的推廣跟研發。其中,即將開放使用屆滿一週年,位於中山區的URS21則是改造自中山菸酒配銷所,以展演基地面積最大的基本條件,主策建築與設計藝術為大方向的活動進行。除此之外,即將公開徵求經營團隊的URS27W-位於延平北路的基地,則是念在地緣鄰近蔣渭水當年設立台灣新生報的舊址所在,所以希望經營運作成具備有影像工坊的主方向。
林崇傑想像,這樣可以回應起歷史場域的工坊,作法上也許不盡以傳統歷史照片等靜態展的方式運作,更有可能的是採多樣化且透過民間的執行而達成跨界、跨領域的合作,如URS21那般,專業人員進駐工作室,帶動社區氣息的創意與藝文化。他更進一步舉例道,單是迪化街URS127短短開幕運作9個月之後,區域的週邊就已被帶動著新開了三家咖啡店、一家日本料理店;這正代表是地方文化與生活價值,因為URS據點的進駐而潛移默化改變著,以往只見麵線跟豆漿飯糰與傳統產業的區域特質,因為新元素的導入,開始有了品嘗咖啡跟吐司的休閒之外,也讓平日或假日裡的社區活動更加豐富,不論白天跟晚上都能吸引著居民或觀光客聚集,一同流覽城區之美,也讓城市上演已經發生或即將改變的流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質空間(異質地方heterotopias)---傅柯Michel Foucault

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