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之隔」的藝術評議會The Arm’s Length Arts Councils(下)
教育文化組政策委員 漢寶德(譯) 原著Harry Hillman Chartrand 各國政府藝術贊助角色的互動 歐洲大陸,英國邦聯與美國在對精緻藝術的支持上都經歷了不同的演變。此乃反映了不同的各國的政治與文化傳統。在美國,傳統上是教會與政治分離,自由市場競爭,而特別是在所得稅實施以前,尚有私人慈善事業。基於這些背景, 美國政府 採用協助者的角色 。在英國及其他邦聯國家,政府使藝術與國家分離,偏好使用一臂之隔的原則,設立自立運作的藝術評議會。 歐洲大陸的經驗則基本上是干涉主義者 ,反映了自十七到十九世紀專制帝王的角色,及早年中世紀教會的角色。沙皇的專斷加上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產生了蘇俄所採用的硬性規定的角色。 有位觀察家指出在過去十年間,運用一臂之隔藝術評議會的贊助者角色, 有逐漸向運用文化部之強勢領導的角色交集的情形 。然而此一交集只是較大的趨勢中的一部份,反映了一些條件,包括變化中的經濟結構與本質,公部門提供資源的下降,及藝術工業的規模與重要性的迅速成長等。以下把角色交集的主要趨勢略加綱要性的說明。 一、 向協助之角色交集者( 英、法、德、加拿大...) 協助者的角色,是用 稅式支出 (tax expenditure) 代表私人贊助者來資助藝術。很多國家走上這條路有兩個因素。第一, 公部門可提供的資源減少 ,而虧空日增。此一現象使很多政府認為美國所使用的協助者角色似非常成功。在美國稅費以慈善捐助的方式行之,提供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公家對藝術的贊助。 第二個因素,各政府認為若提供協助者的角色, 可以增加企業界對藝術活動的贊助 。藝術觀眾的「上層」本質,也就是高教育水準,高收入,對很多企業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市場。企業增加對藝術活動的支助,不是慈善,而是一種主要的行銷技術。 贊助反映了企業目標市場與藝術群眾間的契合 。贊助來自企業或公共關係預算而非樂捐預算,雖然業務花費,企業贊助也可減稅。 英、法、德、加拿大及其他政府 都在進行不同的研究,盡力為私部門對藝術之捐助提高稅免之誘因。初看上去,協助者之角色在公家資源有限的時代,是吸引人的辦法,因為免稅並不計算在政府花費之中。然而協助者的角色也有些弱點。 第一, 私人贊助者大約不會支持有爭議的產品或創新的藝術形式 。舉例說,加國評議會於一九八二年是主要的舞蹈、戲劇的支助者,因為這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