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德國卡賽爾文件展

第十三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I) - 在現代的荒蕪裡滋長
2012年07月08日 Update 文 / 吳虹霏
(摘錄)
第十三屆卡塞爾文件展創下多項紀錄: 首先是突破地域限制- 除在德國卡塞爾之外同步在阿富汗、埃及、加拿大等地展出。位於卡塞爾鎮中展點多達三十多處,其中散布在卡爾斯奧公園(Karlsaue Park)裡的作品就有五十二件,考驗參觀者的腳力與耐力。再者是藝術自身的突破,參與展出者來自藝術、科學、哲學、自然、音樂等專業領域; 他們的思想透過繪畫、錄像、裝置、座談、出版、表演等形式實踐出來。誠如策展人克莉絲朵芙-芭卡姬芙(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所言,「文件展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展覽,它更是一種心靈的狀態。」這一場號稱「沒有思想」的盛會著實鮮活了感官,更是自由豐富、叛逆的讓觀者的心智幾近爆炸,迷走在藝術的疆界…
.........

隨著歐洲戰亂的平息、經濟的復甦,文件展衍生為藝術與社會議題交織的實驗平台。策展人被交付權力去質疑甚至推翻當今社會的現象,而後提出新的命題,詮釋組合出新的脈絡。從展出作品中可明顯嗅出此屆展覽的反派性格: 反資本主義、反男人當權、反歐洲傳統視覺藝術體制、去中心主義,甚至去人類中心化(de-anthropocentricizing)…。

第十三屆文件展給觀者沉重冰冷同時輕盈溫暖的矛盾感,在這種極妙的平衡裡,舞蹈、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在充滿著藝術的未知的卡塞爾鎮裡漫遊,造訪的旅客將以為闖入一秘密集會空間,漆黑裡隱約可見許多人影,夾雜著耳語、認真的談論…,突然這些人們一致的唱起歌、打著拍子踏著舞步,更拉起你的手加入,感受著黑暗中的熱切流動。這是英國藝術家汀諾.塞格(Tino Sehgal) 的表演,也為此屆文件展的「藝術定義」下了最精彩的註解。

在尖銳地揭開歷史的瘡疤,與現今的和平、資本主義榮景假象並置之下,眼前這一個進行式中的文件展正大伐破壞所有以為完好的建設,同時試著邀請、納入包容更多更廣的新的可能。它正在試圖使人們相信藝術還是會為世界開拓一片淨土,使交流沒有障礙,思想不受侷限,再沒有中心邊陲的階級之分,藝術即使因此不再是藝術,終究是帶來了希望與信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質空間(異質地方heterotopias)---傅柯Michel Foucault

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