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色---<單向度的人>

馬庫色(H. Marcuse)的「人性解放」美學觀及在教育美學上的蘊義

(節錄)正統派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主要論點有:
()藝術與物質基礎之間有著確定的關連,在藝術與生產關係整體性間也有著確定的關係。隨著生產關係的改變,藝術本身作為超結構(superstructure)的一部分也會有所改變。

()在藝術與社會階段之間亦有確定的關係。真正的、進步的藝術,是屬於「新興階級」(ascending class)的藝術,它表達了這個階級的意識。

()政治與美學、革命的內容與藝術特質會傾向一致。

()作家有義務去表達、表現出「新興階級」的興趣與需求。

()一個「衰微階級」(declining class)是只能生產出「頹廢」(decadent)藝術的。

()現實主義(realism)被認為是最能符應社會關係的藝術形式,因此也是最「正確的」藝術形式(Marcuse, 1978, pp.1-2)

正統派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論點,固然重視藝術的客觀面,強調藝術是階級意識型態的表達,也賦予了藝術或美學一種反映現實的任務,但由於他們強調藝術作為一種上層結構,故受到下層結構(特別是經濟結構)的決定,遂使得藝術失去了絕對的自主性與超越性,不僅無法完成改造現實的目的,也無法達到人性解放的目標,更遑論席勒所論述之精神上的「審美自由」。

相較於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馬庫色的美學觀充滿了更多的烏托邦色彩,並且在烏托邦觀念中,他又結合了席勒部份的美學觀念,而對於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所主張的現實主義進行了超越。誠如詹姆遜(F. Jameson)所分析的:「對於馬庫色,正是這種烏托邦概念─在行動原則之外,設計一種文化理論建構的企圖─從此吸收並替代了席勒和超現實主義者的藝術功能,體現了一種最新的自由的詮釋。因為烏托邦思想可以說是聯合了哲學的和藝術的兩種衝動,同時又超越了兩者:是哲學變成了具體的,是藝術把生活本身而不是把產品和作品當成了它的對象。那種只有快樂原則在其中依舊是純粹的和不受壓抑的幻想衝動,現在否定了現存的真實世界,那個『現實主義的』世界,並為那個世界準備了一種未來。….馬庫色在這種新的感性與新的性政治中,看到了如何把藝術衝動用於對新生活方式本身的創造,用於對烏托邦衝動的具體運作。」(Jameson原著,1997,頁93)

<單向度的人>中文百科在線

作者通過對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語言等領域的分析、批判,指出發達工業社會是如何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爲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於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質空間(異質地方heterotopias)---傅柯Michel Foucault

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