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再利用的博物館

1.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這棟建築物乃建於西元1921年,原為日治時期專供日本人子弟受教育的「建成小學校」。這棟面寬達120公尺的兩層樓建築,以亞熱帶文化的紅磚壁構與木材屋架,結合西方文明的建築柱式與黑瓦斜屋頂,加上兩側入口為山牆形式的廂廊,整體構成了U字型的校舍建築與空間。
1945年後,台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原建成小學校舍被轉用為新成立的台北市政府辦公廳舍,直至1994年台北市政府遷入信義區仁愛路的新市政中心為止,在這段將近五十年的時間,這棟建築物扮演了驅動台北市政建設的一個神經中樞角色。
1996年,台北市政府舊廈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基於古蹟再利用的政策方案,將原建物之正面廳舍修復整建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專用,兩翼部分建築則劃歸為建成國中教室。「台北當代藝術館」與「建成國中」新校的結合,不僅創造了全世界罕見美術館與學校使用共同建物的先例,也被視為是台北市孔廟到保安宮這一條歷史文化軸線的延展,帶動了大同區整體再發展的一個新契機。
從市定古蹟的台北舊市府,經活化再利用後而成立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在國內藝術界長期的關注之下,於2001年5月26日璀璨開幕,其儼然成為台北人文地圖上的新地標。台北市這幾年來積極讓市內古蹟活起來,讓古老的空間以不同的變貌走進市民生活,進而帶動街區藝術再造,台北當代藝術館是一個實際的例子。
來源:當代館網站

2.撫臺街洋樓

台北市延平南路26號百年古蹟撫臺街洋樓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修建完成,2009年4月19日後交付與陳國慈女士贊助認養,也開始對外開放,洋樓轉換身分成為認識臺北舊城歷史的迷你型博物館。
撫臺街洋樓的最初建造人、亦為首任使用者是「高石組」,主人是日本福岡人高石忠慥(1850~1922),他於1895年後來到臺北,擔任日本知名營造商「大倉組」分部主任一職。六年後,高石宗慥自組「合資會社高石組」,曾參與「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博物館」(今二二八公園內之臺灣博物館)、日月潭電力工事第五工區水路施工,為知名土木營建商。1910年7月,高石組在撫臺街一丁目會社新建築落成,是獨棟洋樓式店鋪(即今日所見之撫臺街洋樓),1930年代後期,本建築改由進口「富久娘」之酒類商人佐土原吉雄使用。
二次戰後日人撤離,洋樓列為公產由國防部作為宿舍,曾有六戶居住,也曾於此開設中醫診所,亦曾面臨差點被拍賣,所幸有關心人士呼籲,直到1997年被指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0年2月26日後方房屋起火殃及毀損嚴重,直至2006年8月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修建,2007年8月修建完成。不同的主人照料,讓老房子呈現不同樣貌,從高石組時期的店舖,至富久娘時期的公司(或者兼及店面),戰後成為住家。2009年春日,更成為古蹟再利用而對外開放的公共場域。

古蹟新任務
新的階段、新的生活、新的照顧者,陳國慈,基於對古蹟活化的支持,再度贊助經營撫臺街洋樓,期盼展現及宣揚撫臺街洋樓特有之建築風格與達到再利用目的,讓此處成為認識臺北舊城歷史的迷你型博物館。

老台北街坊一站百年的古蹟撫臺街洋樓,嚴格來講,不是可以讓你我瞬間驚豔的華麗,卻是能細細品味的雅致,一如漫步時的愉悅。
來源:博物館入口網

2.北投溫泉博物館

大正2年(西元1913年/民國2年)6月,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5萬6千餘元,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始建的規模為兩層,入口處在二樓,有涼亭、換鞋玄關,進入經樓梯下到一樓後有男女更衣室及個別的沐浴大池,重要的賓客在南側還設有獨立的浴室和休息間。



浴場內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池,顯示當年泡湯的男女比例較為懸殊,圓拱列柱圍起的浴池與兩側牆上的鑲嵌彩色玻璃,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戰後,公共浴場因管理單位更迭,而終至荒廢,1998年10月31日在地方熱心居民的奔走下,經過臺北市政府的斥資整修,以「北投溫泉博物館」為定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

來源:北投溫泉博物館網站


3.新竹影像博物館

有樂館建於1933年,為全台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有樂館建於1933年,為全台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1944年於二次大戰中遭到轟炸,二樓毀損了約三分之一。


1946年日本戰敗後,有樂館改名為國民大戲院,收歸政府經營。除播放電影外,並舉辦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活動,每遇佳片上映必車水馬龍。在休閒方式單純的農業社會中,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記憶的鮮明地標。1980年代新竹縣市分家後,營運面臨了縣市財產的糾葛;同時期錄影帶出租業興起,娛樂媒體不斷推陳出新,戲院逐漸經不起市場考驗,終於在民國八十年停業。
1996年文建會「全國文藝季」,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荒廢閒置的國民戲院廣場,舉辦「風城情波」系列活動,成功召喚了市民的記憶與情感。在多位地方賢達及電影學者奔走規劃下,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提出「影像博物館」的藍圖。1998年由文建會撥款,公開競圖,甄選出林志成建築師負責「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建計劃,於1999年3月8日開工, 2000年5月21日落成啟用。
2000年開館營運之後,以傳承國民戲院之歷史文化經驗,形塑市民共有、共享的影像空間為宗旨。除了非主流電影、懷舊電影的推廣、放映外,兼具電影文物典藏、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
來源:新竹影像博物館



4.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工館的歷史沿革 
本建築於1936年(昭和11年)6月25日開工,同年12月25日落成,座落於新竹公園西北方,當時主要作為集會、迎賓、招待所之用,為招待日本天皇、皇族與高級官員之行館。然而隨著時空歷史的演變,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1945年為國民政府委員會住所,1999年改建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工館的宗旨 
玻工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來源:玻璃工藝館


5.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以來,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諸多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散迭各處,殊為可惜。為能有系統蒐集、保存、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產,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希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


199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設立「現代文學資料館」計畫,經行政院通過,但1994年調整政策,將「現代文學資料館」併入「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計劃」,設「文學史料組」,後經各界關切台灣文學發展人士奔走,多次協商、溝通,行政院於1998年復將「文學史料組」提升為「國家文學館」,歷經「國家臺灣文學館」等名稱討論,於2007年定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在歷任文建會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2003年10月17日,遙念台灣史重要文化啟蒙團體「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精神,「國立台灣文學館」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
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本館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書房等空間,提供多元化服務。
來源:國立台灣文學館



6.高雄市立博物館

在高雄市民的殷切期待與市議會的建議下,民國74年2月,前高雄市長許水德先生指示教育局積極規劃與興建高雄市立美術館,以滿足市民的藝術生活需要。本案原由工務局提供萬壽山動物園東側山坡地約兩公頃土地,惟美術館為高雄藝文活動之重要樞紐,因萬壽山位置偏西,腹地狹小且交通不便,又恐受水泥廠落塵與海水鹽分之侵蝕,在教育局與藝文界人士建議下地點另作考量。
民國74年5月,許市長榮調台北市,蘇南成市長接任後更積極指示有關單位覓地,且裁決了美術館的成立,選定內惟埤學產用地27公頃土地。
民國75年決定在內惟埤省學產用地興建美術館及美術公園。民國75年7月由本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辦理公開徵圖,由陳柏森、盧友義建築師取得設計規劃及監造權。民國76年,進行細部規劃設計,為統合市政重大建設投資之宏效,乃擴大內惟埤及調整鄰近土地使用分區,經民國76年第97次都市計畫會議決議擴大園區為41公頃,以土地重劃方式進行開發,整個規劃定案於民國78年10月(註二、三、四、五)。
民國77年1月,故總統經國先生去逝,各界建議將美術公園改名為「經國文化園區」,並期望在園區內增建市立社教館文化活動中心、市立圖書總館等,以強化文化活動內容及符合區域發展原則。
民國77年4月27日社教館謝義勇館長兼美術館籌備主任,5月1日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成立,民國78年10月18日,謝義勇正式就職籌備處主任。民國79年3月25日(美術節)舉行奠基儀式,主體工程於民國79年5月10日正式開工。
民國80年1月,教育部同意國立台灣藝術藝術教育館遷進,而市立社教館文化活動中心和市立圖書館之原計劃取消,並參考民間團體建議,以原舊地為名,將園區定為「內惟埤文化園區」(註二)。
民國81年1月30日黃才郎先生從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美術科科長南調至本館接任第二任籌備處主任,協助館舍建設及開館事宜,民國83年1月高美館主體建築完工,興建地上四層地下兩層,總樓板面積8,318坪,亦完成第一期園區周邊美術公園工程取得8公頃土地。6月12日正式開館營運,前館長黃才郎先生,於民國83年10月27日就任本館第一任館長,積極舉辦許多國內外重要展覽,及高雄國際雕塑創作營、國際雕塑節等活動,為美術館紮下良好根基,民國88年10月11日榮調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
之後,由時任本館秘書室主任陳雪妮女士兼代本館館長一職,直至民國90年11月1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三處國際文化交流科科長蕭宗煌先生接任本館第二任館長。民國93年9月30日,高雄在地藝術家李俊賢先生由高苑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借調接任本館第三任館長,至民國97年3月31日止,旋即由本館秘書李志剛先生暫代館長一職。98年1月17日起,由逢甲大學建築系借調助理教授謝佩霓女士接任本館第四任館長,並期許同仁順應時代趨勢與脈動,以預定高美館20週年成果作為願景目標之思惟,持續推展館務,進行跨領域、跨界的結合,呼應城市文化政策統整,以南部觀點提供各項展覽策劃、教育推廣等服務,並強化對弱勢族群的關照。
內惟埤文化園區於民國89年底完成第二期工程,民國91年10月完成第三期工程。民國92年1月底全園區設置完成後,交由本館管理,開放使用。
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設立,及內惟埤文化園區之開發完成,既平衡了本市現有文化設施,並提升本市成為南台灣之文化重鎮,而高雄市立美術館亦具南台灣美術研究、典藏、展覽、教育推廣之指標地位,甚而建立自我品牌,成為台灣重要之美術館。


相關論文: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博物館之探討-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質空間(異質地方heterotopias)---傅柯Michel Foucault

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