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泰古厝:台灣文資保存邁向運動化與古蹟移地保存

林安泰古厝搬遷
來源:http://km.cca.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67
文 / 中央社記者

民國六十七年(1978)開始進行的台北市林安泰古厝搬遷工程,可說是台灣傳統建築面臨都市發展衝擊的一個生存企圖,雖然她脫離了特定的歷史空間,變成了「博物館」式的存在,引起了若干深具意義的論辯,但站在古厝大院中凝思台灣先民生活的往昔風華,仍有青青子衿般的具體感受與喟嘆。

這座台北市內首屈一指的林安泰古厝,原本位在大安區四維路一百四十一號,是在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左右(一七八三年),由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艋舺商人林回出資興建,聘請八十位唐山師傅和兩百位本地工匠參與修築工作,而因林家商號叫做「榮泰號」,再合併原先的大安(偉大的安溪)地名,古厝落成後遂取名為「林安泰」,後來到了道光初年又再度予以翻修,前後歷時五年,成為目前所見的格局。

林安泰古厝明清閩南典型的「安溪厝」四合院建築,燕尾屋脊線條非常流暢,進身採前低後高、步步高升的設計,據說,這種設計有利於日照通風。整個建築是以二進祭祀祖先的正廳為中軸線,兩邊延伸對襯分別為各房居室,往前至一進,中央是垂花門廳,兩側耳房也呈對襯設計,兩廳與左右內外護龍圍出中庭,屋後左右還各有一口古井,屋左不遠處有三開間簷廊書房一座,屋前院埕寬廣,埕外更有月眉池一潭,整個古宅建地面積六百七十二平方公尺坪,基地面積達兩萬兩千兩百一十二平方公尺,共有三十四間房,門堂六十九榶、八十八扇,三萬多塊磚,二十四萬片瓦,雕刻門窗有三十二片,整體格局給人一種寬敞穩重的感覺。

林安泰古厝可說是展現了閩南式建築文化的精髓。月眉池是位於古厝中軸線上的半圓形水池,具有所謂「聚氣」的風水作用,許多台灣大戶人家的宅院,例如霧峰林家花園,也都有類似的設計;另外,和很多古厝相同的是,林安泰古厝院埕地面鋪的是紅普石,為當年大陸商船渡海來台時放在船艙底部的壓艙石,不會長青苔又可防滑,遂成為有錢人家爭相採用的地板材料。

至於古厝的屋身建築,則是採用從「唐山」進口的高級福州杉及觀音石,牆壁以紅磚、土磚、桂竹筋及蘆葦莖編織成體,再覆以泥土,並用石灰加以粉刷而成。此外,古厝大都使用榫接的方式,讓木料不至於太快腐朽,並大量利用斗拱的設計,做為防範地震的機制。

而整座林安泰古厝最具藝術價值的則是它的雕刻以及彩繪。其中,彩繪的部分因年代久遠已嚴重褪色,但從瓜座上八仙過海故事的殘跡,仍可一窺當年的豔麗風華;至於雕刻部分,精緻的雕工手法至今仍讓人嘆為觀止,例如正廳神龕上雕的老萊子娛親、三羊開泰、堯舜禪讓等圖案,以及格扇門上雕的三百朵形容各異的花兒,無一不是精緻的藝術作品。

另外,門廳外還雕有飛鳳雀替與蓮花吊筒,正門左上枋刻有琴、棋、書、箏等文房器物,右上枋則刻有官印、令旗與盔甲,象徵文武雙全,通橢刻的是桃子、石榴、荔枝和佛手,喻義長命百歲、多子多孫、富貴以及吉祥,而中國人最愛的龍形圖案,在古宅中也四處可見,其中又以拱屈的夔龍造型圖案最多,雕工皆具特色。

林安泰古厝雖然歷史悠久,不過因為林家子孫妥善的維護,相隔若干時日便會加以擴建翻修,因此,直到台灣光復後仍保持著相當的規模與古雅的外觀,只是,面對著台北市區快速的變遷與發展,位在大安區的古厝終究不敵時代的潮流,在敦化南路延伸拓寬的需求下,林安泰古厝被迫要和它立定的土地分離,但各界人士有感於古厝之美,以及它種種的價值與意義,經過多方的奔走及搶救行動後,才讓它以另一種方式「存活」下來。

古厝遷建顧問李乾朗教授指出,當時很多人想要搶救這座古宅,但卻發現無能為力,因為該老厝並沒有被政府列為「古蹟」,不是「古蹟」,當然也就得不到保護。不過,熱心的專家學者仍不放棄搶救的努力,民國六十七年,一項妥協的古建築遷建計畫出爐了,加上林家子孫林思訓獨排眾議,將所有建材無條件地捐給政府,林安泰古厝的存廢爭議才得以塵埃落定。

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拆遷工程正式展開,台北市政府公務單位先進行丈量、記錄、編號與藍圖繪製,然後由附屬物先進行拆裝,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磚瓦木石被一塊塊地拆卸下來,五個月之後,整個拆卸工程完成,百年古厝現在變成了一堆堆等待重新組裝的建材。

不過,事情到此只做了一半,按照原先的計畫,政府是要另行覓地來復建林安泰古厝,但當房子拆了之後才發現,它的新家因為土地取得困難,一時之間無處安置,古厝因而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記憶,只能暫時安放在安和路旁的臨時倉庫中,但一年後安和路開始拓建,這些建材只有再次搬遷到和平西路的高架橋下,而且因為橋底會漏水,一些樑柱就這樣遭到雨水侵蝕腐壞。

流浪的日子一過就是六年。民國七十三年八月,經過漫長的選址及行政作業流程,台北市政府終於敲定在中山高速公路旁的濱江公園內進行古厝重建工作。不過,搬遷計畫負責人李重耀指出,由於搬遷了三次,所有原先編了號的東西、材料、包裝的物品都混亂了,必須一塊一塊地去翻找拼湊,十分費時費工。

只是,重建工作仍在幾個原則下努力進行,
一﹑維持原來的平面,完全不改變它的用途;
二﹑保持原有的牆壁、隔板等;
三﹑維持原有的顏色與圖案,至於已破壞的部分則以相同或類似者更換之;
四﹑不得任意裝設原來沒有的建材,如塑膠、金屬、合板等,經過了四百個工作天,花費四千五百三十六萬元的經費後,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終於竣工完成。

雖然一些原來的磚瓦因年代久遠以致破損而不得不予以翻新,雖然古厝的周邊工程也不是原有的建材風貌,雖然屋內的家具是仿古的、牆內有鋼筋混凝土補強、木材上塗有防蟻劑防止白蟻蛀蝕,很多事情變得更好但也變得不一樣了,但至少古厝現在有了一個可以重新安身立命的新家。

民國七十六年六月,遷建完成的林安泰古厝正式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人潮不絕如縷,民國八十八年台北市政府又進一步將其規劃為民俗文物館,希望藉由當年使用的各種器物,如石磨、土壟、木製飯桶、紅眠床等,重現當年的生活景象,使參觀者對古厝的瞭解能夠更加具體化。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七日,林安泰古厝舉行開館祭祖典禮,現場鼓聲震天,熱鬧非凡,林氏宗親也在古厝間穿梭著,追想先民生活的點滴。兩千零三年八月十五日,台北市政府又在古厝舉行古厝文物館及點燈儀式,由台北市長馬英九和貴賓們共同主持,讓古厝夜景增添了現代的明亮感,提供市民夜間休息的一個新去處。

過去兩百多年來呵護著林家子孫的大宅家園,如今的角色丕變,成了一個供人觀賞遊玩的景點,失去了一座房子應有的「家」的生活機能,變成了一個在某種意義下已然死去的「古蹟」,其中蘊涵的無奈固然值得繼續深思與爭辯,但相對於許多古蹟、老厝的凋零、湮滅,林安泰古厝的「下場」,或許也只能說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異質空間(異質地方heterotopias)---傅柯Michel Foucault

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古典社會學三大家